英语学习英语学习方法

如何短时间内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已影响 1.46W人 

阅读能力的提高要讲究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如何短时间内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技巧。

1.养成默读习惯。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虽没有读出声来,但内心还是在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有意识地读,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这就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避免嘴唇的嚅动或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减慢阅读速度。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的读快三倍左右。

2.扩大视幅,减少回视。有的学生往往用手指点着逐词阅读,有时还来回数次往返阅读,唯恐遗漏什么,因此影响了阅读速度和连贯理解。为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地从一个句子扫视到下一个句子,以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3.限定阅读时间。为提高阅读速度,还需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加紧迫感,从而为在考试时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4.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因为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遇到生词可以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阅读速度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正确率,也能进一步增加阅读量。

  二、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读书需要多种能力,需要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及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的提高要讲究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也需要不同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阅读顺序。下面分别介绍一些阅读技能。

1.寻找主题句。

先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子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2.首末段落与各段首句读法。

每篇文章或章节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作出总结。因此,应十分重视首末段落。同时,还要重视各段的第一句,因为往往首段后的各个段落是对首段的展开,重视各段首句可以弥补有时首段陈述不详的缺陷,解决末段综述性话语里的疑难问题。

3.搜寻式阅读,即跳读。

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对于每行的文字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不用注意。对关键词也是一扫而过,通过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和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4.正确判断和推理。

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的例证,人物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三、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泛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600个词的短文,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正常课文教学的同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可读性强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要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不是呆板地“读”文章,而是“欣赏”文章。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时,克服疲劳和倦怠心理,并且努力克服心译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充分备好阅读课。

每篇阅读课都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抓住各课的结构特点是备课关键。按照结构特点来安排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对材料进行揣摩、分析,达到对课文了如指掌的程度,这是上好阅读课的第一步,也能因此获得上好阅读课的法宝之一——自信。有了这份自信,教师上课便能胸怀大局,游刃有余了!

2.巧引导,巧布阵。

熟悉教材后,教师必须运筹帷幄,考虑合理的教学方式。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教学法的弊端历历可数,已成为过去时。教师如何推陈出新,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呢?最好是能根据材料提炼出一条鲜明的主线索,然后根据这条主线索合理地展开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性要明确,这样整个阅读课主题鲜明,过程有序,目标明确,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一些小词、短句和教过的英语解释难句和课文意思。如:The dinosaurs disappeared. We can say, the dinosaurs could not be seen any more. 用学生学过的单词教英语,学生听得清楚,理解得准确,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必将有所提高。

总之,我们应力求上好每一节阅读课,使每一节阅读课成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示范课,让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乐趣,增强阅读的信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